成都商报4月7日讯 今秋新学年,新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正式启用,中小学生将用上据此修订的新教材。新课标有哪些变化?这一轮课改进行到目前,其成败如何?昨日,全球化背景下的课堂教学研讨会暨青羊区教育学术节在成都市实验小学西区举行,出席会议的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教材发展中心主任田慧生就这些问题接受了成都商报记者的采访。
田慧生透露,新课标的一大变化体现在“更注重减负”。新课标降低了小学生会写汉字的要求。比如,依据新课标,三、四年级学生须累计认识常用汉字2500个左右,其中会写1600个左右,而老课标则要求学生会写2000个左右。
此前有媒体曾报道教育部有意向将全国义务教育段的语文、思想品德、历史等学科的教材进行统一编写。成都商报记者了解到,目前国内的教材有多个版本,以语文教材为例,就包括了人教版、苏教版、北师大版等,各地可以根据实际选用教材。田慧生表示,目前暂时不会启动语文教材的统一编写。今后是否实施,以及实施时间仍是未知数,但会加强编写、更加重视编写是可以确定的